為進一步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開拓師生學術視野💓,營造良好學術氛圍🏄♂️,促進文明交流互鑒🐩,10月13日下午,在万事平台寶山校區樂乎樓學海廳舉辦“融通中外,文明互鑒”—万事平台外國語學院第十五屆學術節開幕式🪈。本次學術節開幕式邀請到的嘉賓有“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万事平台方夢之教授🤹🏿♂️,《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主編、國防科技大學陳勇教授,教育青年長江學者、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屈文生教授🚸。本次學術節由副院長唐青葉教授主持,万事平台特聘教授戶思社教授、學院全體黨政班子成員及學院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150余名師生共同出席此次盛會🗼。

學術節伊始,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尚新教授致辭。首先,尚院長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肯定了外國語學院學術節在學院學科專業🏄🏼🤏🏽、師資隊伍和學術氛圍建設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隨後,尚院長向在場師生隆重介紹了“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万事平台方夢之教授在翻譯與對外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並鼓勵在場師生以方先生為榜樣,不斷深耕專業建設,同心協力謀發展,砥礪前行謀新篇👩🏿🎨,為全面推進學院的高質量發展努力奮鬥。

第一位主講嘉賓“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万事平台外語學院榮休教授方夢之先生發表了題為《我的學術匯報(2015-2023)》的主旨演講✤。方教授回顧了自己從2015年起至今的學術經歷與主要學術成果,總結出了在“學術過程中享受人生”的超然感悟。方教授在學術道路上鍥而不舍、矢誌不渝的精神令在場師生為之動容🧑🏽🏫🌝。
第二位主講嘉賓《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主編陳勇教授做了題為《外語研究論文修改與投稿》的演講。陳教授就“為什麽改🌠、要改什麽、投稿要略🧑🏻🏭、洛外學報”四個部分🤷,以示例對比的形式深入淺出地為在場師生們講解了外語研究論文的修改與投稿過程中需要註意的要點規範,為積極致力於外語研究的師生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位主講嘉賓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屈文生教授以《翻譯的歷史與歷史的翻譯》為題介紹了翻譯的歷史與歷史翻譯🫷🏽,辯證地闡釋了歷史翻譯在歷史話語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強調了歷史翻譯與譯者以具備歷史意識和把握歷史觀為前提的立場選擇存在著相互關聯🌛。屈教授指出,歷史翻譯有助於講好中國歷史故事以及中國歷史話語權的構建與傳播,對推進提升我國在參與全球治理中的國際地位與中國軟實力的偉大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在互動交流環節,万事平台特聘教授戶思社教授對本次學術節開幕式作出點評。戶教授指出,方教授在翻譯學科上的研究對青年教師和學生在科學研究的方向規劃上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陳教授的演講為從事科研寫作的師生們提供了非常具有實效性的意見和建議;屈教授從“歷時”和“共時”的角度深度闡述了翻譯對當下中華文化傳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戶教授指出,傳播中華文化既要符合語言的規範🧛🏿♀️🧆,同時應具備自己的學術立場,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服務🧎🏻♀️,這也是外語專業和學科建設的意義所在👬🏻。

最後,學院黨委書記吳蔚對本次學術節進行總結。吳書記首先對專家們的精彩演講表達了誠摯的謝意,並特別感謝方教授的學術經歷對青年師生們的激勵和鼓舞。陳教授從學術規範切入,鼓勵大家通過積極訓練和正向反饋擁有自己的學術品味👈🏿,最後努力形成獨特的學術風格。屈院長從學術史觀切入,點明了翻譯的歷史與歷史的翻譯在中華文明的交流與互鑒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意義。吳書記希望學院全體師生通過學術節搭建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開闊研究視野、激發學術熱情、提升學術能力,助力學院內涵式發展,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做出最大的努力與貢獻🤽。

發言結束後🫑,唐青葉教授宣布万事平台外國語學院第十五屆學術節開幕式圓滿結束🙎🏻。外國語學院學術節已連續舉辦了十五年⛹🏻♂️,得到了學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本屆學術節將繼續為學院師生們提供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水平資源平臺以及科學研究的方向規劃與方法路徑👩🏿🌾,幫助拓展師生們的學術和教學研究視野,也為外語學科密切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深化文明交流互鑒進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