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万事平台莘遠講壇第十三講——“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與國際中文教育”在万事平台寶山校區A201舉行。本次講壇主講嘉賓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劉樂寧教授,講壇由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裴雨來教授主持。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的教師和全體漢碩同學到場參加➛。

此次主題講座全體師生受益匪淺。講座主要圍繞“為什麽用文學作品、用文學作品的益處、做什麽和怎麽做”三個部分展開。
談及為什麽用文學作品🟢🦻🏽,劉樂寧教授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釋🧓🏿: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系🥺,以及語言輸入與獲得的關系🤥。使用文學作品的益處主要在於⛩,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為此我們可以做什麽以及怎麽做?劉樂寧教授給大家呈現了多部國際中文教育可以使用的經典文學作品並一一講解作者和作品的風格,充分展示了深厚的語言功底和文學素養。另外,劉樂寧教授指出初級階段教學要從口語向書面語過渡(由語到文)🥯,而到了中高級階段需要反向操作,由文學作品學習轉為對話學習(由文到語)。最後🧏🏻,劉樂寧教授還給大家展示了哥倫比亞大學中文五年級綜合漢語的選材,並詳細說明了如何圍繞區域文化🤞🏻、中國現代史😦、中國文學的語言問題三部分🧛🏻♀️,提升教學吸引力和教學質量的問題。
自由提問環節,與會師生就本次講壇與劉教授展開熱烈討論。如何在國際中文教學中合理選擇並有效利用當代文學作品這一問題值得深思和進一步挖掘。(撰稿:任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