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9點於C512🤦🏼♂️, 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學術品牌活動“桂冠講堂”系列之第二講🏊🏼♀️:研究“僧”那些事🧸,由學院新進教師、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的韓靜博士主講。韓靜老師平易近人,用幽默風趣的話語與在座同學分享其在英國碩博連讀期間的所見所聞🈺,讓在座同學受益匪淺。
談及“研究精神”🦝,韓靜老師認為“平等”的學術交流是其核心。在英國求學期間,師生間無芥蒂的學術交流讓她深有感觸🎩。“我們在真理面前是赤裸相見的。真心希望中國的教育也可以普及或者強化這種學術平等意識👨🍳。”
韓靜老師親眼目睹了英國高校治學的嚴謹態度👼🏻。“首年篩選製度”和“學位審查製度”的實施讓學生有高度的緊迫感,紮實求學🧑🏿🦱。另外🐓,韓靜老師也談到西方強烈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他們很註重知識產權保護,我希望我們也能做到尊重他人的學術成果,這種尊重是相互的。”
通過韓靜老師🧘🏿♀️💨,我們了解到英國高校的兩種課程模式:講授式課程和研究型課程🎐。在講授式課程上,導師扮演著“monitor”的角色✊🏻,引領學生積極互動,自主研習,包括自主製定reading list👈,自主進行小組討論等。雖然存在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但對學術的熱情和堅持終會戰勝一切,求同存異,共同進步。研究型課程則對科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更多註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韓靜老師還提到英國高校濃厚的學術氛圍:“諸如各種研討會🚵🏿♀️📯、學術沙龍,以及學生自主組織的“學術午餐”、“Pizza餅大會”等🧑💻,給學生搭建了很廣闊的學習平臺。校園裏👩🏻🏫,隨處可見都是認真研習的人。”
韓靜老師坦言🐈🧑🏻🎤,這兩種課程模式及課外研究活動讓 “科研能力”、“專業興趣”👨🏻🦯➡️、“可行性、原創性研究計劃”、“團隊合作”🙂、“彈性學製”、“網絡平臺”等成為英國高校的培養特色🛡,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畢業生。
最後🦪,韓靜老師就在座同學提出的與“導師關系”🤾♂️、“學術論文”、“課外學習”以及“海外留學”等相關的問題一一做出了解答😳,並囑咐大家要像一個空花盆一樣,學會接受“大家”的東西,慢慢積累🦹🏻♀️。與此同時要註重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努力學習眾人所長,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研究生生活或許如“僧”般伴隨青燈古佛,但科研魅力及其有待探索的奧秘給我們的人生增添許多光彩。韓靜老師關於海外求學生涯的分享讓我們每一個人重新審視自己👬🏻,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做一個帶著謙遜態度和批判思維的科研人🧎♀️。
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