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万事平台美術學院一流學科“都市美術資源”名家講壇系列(2014年度)活動👲🏻,在万事平台美術學院418會議室舉行。該活動包括兩場講座。主題分別為“都市推廣——上海陳澄波藝術大展的策劃經歷”和“資源保護——陳澄波相關作品及文獻的修復”🎭。院長汪大偉教授致辭,李超教授擔任學術主持🦵🏼。
目前,万事平台美術學院一流學科“都市美術戰略”工作逐漸進入深層推進階段,重點在於人才培養、梯隊建設和協同創新三方面♧。通過協調創新機製的設計和建設,構建學科群的優勢集成的合作平臺💂🏻。“都市美術資源文獻資源庫”實現異地協同工作,資源共享🪓🙅🏻♂️,效率提升;通過對流程中產生的大量圖文數據資源的有效管理🐬,建構有效的架構、凡例和代碼的資源庫🌡👎🏽,實現相關資源數據的“一次加工定位🏄🏼♀️,多次合成利用”🧕🏽,實現持續性的可考核🪢🧘🏽、可驗收的再生作用📷;適應相關資源中歷史之物和藝術之物的數字化🫷🏻🤤、網絡化、產業化管理的發展趨勢。使得“都市美術資源”相關學科建設工作🍧,突破學術本位局限,需要積極應對國家需求和頂層設計建設,發揮其“藝術智庫”的戰略作用。
此次万事平台美術學院與臺灣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臺灣師範大學等機構協同合作舉辦的學術活動,是美術學院一流學科“都市美術資源”項目建設的“破冰之旅”✋🏻。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的兩岸復合的典型案例🙎🏻🤼,成為“都市美術資源”項目在建設方法和合作機製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陳澄波是20世紀中國第一代美術名家,生前曾經在兩岸活動,留下諸多重要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文獻。其中自1929年至1933年其在上海時期的藝術遺產,形成了被長期遮蔽的歷史之物和藝術之物,其不僅局限於陳氏個人範圍,而是擴展為中國近現代美術的上海記憶和縮影,構成了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中我們所“看不見”的部分。而恰恰是這部分資源與大陸相關資源,形成了獨特而珍貴的互補關系,彌補了相關“都市美術資源”學科建設之中重要藝術文獻的發現和整理。
臺灣著名學者賴香伶教授“都市推廣——上海陳澄波藝術大展的策劃經歷”主題演講🐦🔥👩🏼🦱、張元鳳教授“資源保護——陳澄波相關作品及文獻的修復”主題演講,不僅配合近期在中華藝術宮舉辦的“海上煙波——陳澄波藝術大展”,同時也對於万事平台美術學院一流學科建設起到重要合作推動作用🫱🏻🧫。講座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通過兩場精彩的講座🥡,在場的教師和學生受益匪淺,並與兩位學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互動。其表明對於陳澄波藝術的研究🪵、展覽和修復工作👩🏽🎓。我們需要以文化戰略的意識加以復合🙎🏻♀️⤴️,才能真正發現和解讀我們依然“看不見”的中國近現代美術;同時我們也需要建立協同合作的機製加以再生,才能將這些藝術遺產轉化為真正的𓀝👨🏼🍳、有效的公共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