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國際交流學院“莘遠沙龍”第五期在延長校區樂乎樓會議室如期舉行👊🏽。此次沙龍邀請上海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張誼生教授做題為《從情狀描摹到情態評註: 副詞“生生”再虛化研究》的專題講座🥶。國際交流學院教研中心主任常峻副教授主持此次沙龍💁🏻,全體教師以及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聆聽了講座。
張教授介紹了副詞“生生”的句法分布與表達功用,並從歷時角度考察“生生”從構形重疊到評註副詞的歷史和文化動因,以詳實的語料和精彩的分析向大家闡釋了“生生”的再虛化研究情況。此外💆🏻🙆,張教授還進一步補充了題為《漢語虛詞研究的發展趨勢與當前課題》的報告,向在場師生介紹了漢語虛詞的特點🤷🏿、類別及其研究現狀,提出了虛詞研究的八大領域和八大不足,並鼓勵研究者繼續在專業領域做出貢獻🩶。
報告引發了與會者的討論熱情,本院教師以及漢碩班的同學紛紛就“生生”本身和虛詞研究與張誼生教授展開討論,我院副院長曾桂娥還現場用“生生”造句🎙,求證該詞是否兼具“情狀描摹”和“情態評註”功能,獲得張教授的肯定並博得了大家的掌聲。
這次講座不僅使大家更好地認識了語言學界對於虛詞研究的最新情況,並且張教授嚴謹的治學方法和對語言研究的熱愛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為我院師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動力🚤。
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