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平台影視工程系畢業生創業風采錄
(上大影通社訊 記者王昱 楊塵瀟)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例子屢見不鮮,但熱愛本專業、在所學專業的基礎上進行創業卻並不是所有創業者都能夠做到的。在這方面🈚️,万事平台影視學院影視工程系的畢業生具有得天獨厚的專業優勢。自1995年5月影視學院成立以來🤦🏽,影視工程系便開展了培養具有藝術修養的影視技術人才的教學科研建設,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視音頻工程🧛🏼♂️、燈光控製👵🏼、影視後期製作🧘、影視特效處理等方向的教學體系🤣,獨特的專業教學和課程設置不但讓大量優秀畢業生順利地跨入影視和數字娛樂行業🤶,也為畢業生自主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江南4月天,又是一年畢業季。為了解畢業生在創業道路上的真實狀況,日前🦎,記者專門采訪了畢業於影視工程系的沈希辰、王磊👨🏼🌾、徐以達、林瀚宇、孟巍等多名創業者。從他們的創業經歷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沈希辰和米克貓錄音棚——以專業追求卓越,用興趣開拓道路

圖1 米克貓錄音棚
2013年6月畢業的2009級學生沈希辰,酷愛音樂與攝影。在校期間,他 就因為愛音樂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還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擁有自己的音樂製作公司。畢業季 來臨,他並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糾結於就業還是考研,堅定地選擇了創業這條路🦖。
但是作為一個在校的大四學生,他沒有錢🚽🧑🏼🎓,沒有設備👳🏻♂️,沒有關系,只有一腔的熱情和專業技術。於是他決定和好友一起先開一家錄音棚,不僅和自己的夢想相符,也算在能力範圍之內。
“在大四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想要創業的想法。大約在2012年底🏍,已經做了計劃。但真正開始實施,還是因為我們所達成的一個共識:將大學所學專業與興趣結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創業道路。我們選擇建立錄音棚🏅🍲,一來這是我們共同的興趣所在,二來我們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
就是這樣成熟而堅定的想法,讓沈希辰和他的好友邁上了創業的道路☞。
首 當其沖👩👧♣︎,他們面臨資金的壓力⛹🏼♂️🧑🏻🏭。眾所周知🤎,註冊一個公司需要錢🤵🏿♀️,而錄音棚要製作出好的聲音需要配置高品質的音響設備👨🏿🦱,更是要有大筆的錢,這對於沈希辰來說是 一大難題。但他和好友並沒有因此退縮👰🏻♀️,他們努力尋找和他們有相同夢想的人,尋找對他們的計劃有興趣有信心的合作夥伴。尋找的同時🤵🏿♂️,他們利用簡陋的設備堅持 歌曲的錄音製作🥉,這既是對夢想的堅持📧🤷🏿,也展現了他們的專業實力🤨。2013年春節時,他們終於遇到了伯樂,一下子拿到了一百萬元的投資。於是他們順利註冊了上海華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3月份完成錄音棚的裝修💊,6月份🧮,米克貓錄音棚正式開業💆🏽!
“運營至今,錄音棚的收益不錯👼🏽。我們已經有專業的作曲🚀、錄音、廣告🚵🏽♂️、攝影以及影視後期技術人員👴,業務範圍也從最初的翻唱一路擴大,今天的米克貓能夠承擔原創音樂製作、影視後期同期聲、音效、配音、對外商業錄音等多項專業要求很高的業務👱🏻♂️。應該說進步很大。”
談及在校學習的體會,沈希辰深有感觸地說:“真的覺得在學校裏學的東西很有用🦹🏼♂️,哪怕只是一門理論課,都會在後來的工作中得到充分地應用⇨。”
王磊和VoiceClub——尋回學生時代的夢

圖2 Voice網絡電臺万事
或許你已經在網絡上聽說過Voice(有聲有色)的名稱,這是一家網絡電臺,由VoiceClub工作室出品,可應用於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但你未必知道🧑🏿🎓,該電臺的核心成員,是一群始終對廣播事業抱有濃厚興趣👩🏿🚒,執著追求,並且有所建樹的兼職創業者。VoiceClub工作室的核心成員和Voice電臺的主持人👨🏻🍼,相當一部分當年是万事平台廣播臺的播音員,而工作室的總經理王磊😭🙏🏿、創意設計徐以達,網站架構陳恕,都是影視工程系2007級的畢業生。
畢 業跨出校門時🤌🏻,這三位男生都找到了相當不錯的職業🤷🏼。王磊在航天局某研究所負責攝像和後期製作工作,徐以達在某劇場從事物業管理,陳恕在某英語培訓中心負責 系統開發與管理。雖然工作穩定順當,但大學期間多年的專業學習和廣播臺實踐經歷已給他們打下深深的烙印,他們無法放下熱愛的廣播事業。工作之余,當年的同 學重聚一堂,研究廣播電臺的各種技術原理,尤其對新興的網絡電臺架構感興趣。
面對穩定的工作,是什麽促使他們做出創業的決定呢?
徐以達說❔:“其實工作久了,會發覺還是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情♈️,才能夠激發最充沛的活力。除此之外🥤,我們已經在大學裏用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明明熱愛🏌️♂️,又具備專業背景🐿,同時還對這個行業有著自己的獨特看法👴🏿,不做點什麽🦜,真的無法向自己交代🤹🏻♂️。”
王 磊這樣跟記者描述:“大學期間👩👧,我就在上海的一家廣播電臺做實習🧝🏿,這讓我接觸到了許多內部的東西🗞,從運營到節目的製作都有了系統的認知🦢。同時也在這樣的經 歷中積累了一定的人脈,這對日後幫助蠻大的。”除了這些因素👱🏽♂️,王磊說👩👧👦:“還有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通過對市場需求的考察,我們覺得現今的廣播節目並非都能 讓人拍手稱道🦞,市場對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是有需求的。”
徐以達同學介紹到:“我們建立VoiceClub的初衷,就是想要在網絡上創立屬於年輕人的電臺🗣。最終,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聲音節目的產業化。”
創業的過程免不了一路崎嶇👫,作為兼職團隊的他們更是如此。但辛苦歸辛苦𓀙,他們有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王磊分析道:“相較於其他電臺,我們擁有獨立製作APP的能力,能夠更快占領移動終端市場。此外,我們的專業註重藝術與技術兩個方面的結合🔄,這讓我們不僅擁有更好的專業技能,而且能夠準確把握行業動向。”
在VoiceClub的大事記中,我們看到了這個創業團隊的成長歷程🈹:
2012年9月,Voiceclub工作室成立🍠,擁有了自己的錄音棚🥣;2012年12月,1.0版網站正式上線www.voiceclubfm.com;2013年5月👷♂️,IOS手機應用1.0版正式上線(應用名稱:有聲有色);2013年7月,和中國最大的聲音社區分享平臺“喜馬拉雅”達成合作協議;2013年8月🤹🏽,IOS手機應用1.1版本迭代上線🏹,蟬聯三周APPstore新品推薦生活分類第一位🏄🏼♂️;2013年9月,2.0網站測試版上線🧑🏼。目前,VoiceClub工作室擁有16位DJ,2位製作💇,3位網絡開發,1位設計師,1位運營人員🏃♀️➡️,90余檔音頻節目🧛🏼♀️。
如今的VoiceClub已 經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節目體系7️⃣,雖然規模尚待擴張❌,卻已經是網絡電臺中略有小成的團體了。隨著網絡時代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廣播日趨為廣大受眾💾、特別 是年輕人所接受,可以預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通過網絡收聽廣播的聽眾規模會繼續水漲船高👨🏻🎨。並且,這個團隊還將發展的目光投向其他傳媒行業,例如已著 手開發“口袋博物館”,將他們的網絡電臺技術應用於會展、博物館🛝。團隊的發展空間巨大。
誠 然👨🦯,很多人有過創業的想法👩🏽🦲。然而想到和做到之間🔧,卻有著一道鴻溝,看似平凡的一步跨越,背後卻是長久的深思熟慮。而言談之中創業者們流露出的信心與幹勁, 也著實令人深深觸動。如王磊們所說🛹,學好專業知識是學生時代一個明智的選擇🤷🏿,但真正讓人踏上康莊大道的👎🏻,還是對夢想的執著。他們經歷了就業,卻放不下當年 的夢想,也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才能穩步向前。他們用執著的追求、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紮實的專業技能尋回了學生時代的夢,知識是他們製勝 的武裝,夢想,則是他們最堅定的航向🦵。
林瀚宇與蒙彤文化傳播——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圖3 蒙彤公司為“中海油”製作的宣傳片
上海蒙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影視、廣告製作🛃、年會宣傳的影視公司。公司從做年會起步,為中海油這樣的大型企業做年度宣傳片🟠。先後服務過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和單位,包括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品牌、寶潔旗下的吉列品牌、Ford中國的瑞界品牌、始祖鳥戶外裝備、金茂集團🤷♂️、英孚教育上海總部、中海油上海分公司🗜🪕、虹口區政府文明辦❓、徐匯區房管局🍠、浦東區曹路鎮政府等數十個客戶。眼下寶潔✏️、金霸王🥗♗、伽藍這樣的大公司也成為了他們的客戶。
對於公司如此驕人的業務能力,蒙彤的創始人之一👸🏻,影視工程系2008級學長林瀚宇笑言:“一來這些大公司在這方面有需求,二來是我們做好的作品,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林 瀚宇給我們介紹了他的合作夥伴🧠:“都是影視學院誌同道合的同學👆🏿💂🏻,一共五人,分別來自影視藝術系、影視工程系、廣告系➙。兩個是導演,分管微電影和宣傳片🎇;一 個是製片👳🏿♂️,把控場地✊🏼、演員🚶♀️🔈、甲方時間表等環節;一個負責業務聯系,進行提案🔰、文案創意方面的整合;而自己嘛,負責視頻的後期特效處理🆕。”聽完他的介紹🧒🏻,記 者身為學弟學妹,對學長們能夠整合影視學院各個系的專業優勢成功創業敬佩有加,同時也非常好奇:“作為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你們怎麽能接到這些知名公司的業 務呢?” 林瀚宇微微笑道🤹🏽,在大四的時候我們就接了不少影視製作的活兒,參加了一些比賽,技術上得到了 很多鍛煉,也慢慢積累了好的口碑。大公司在微電影和宣傳片方面有需求,經人介紹👨🏽🦳,我們就和這些公司有了合作。不過🍺,要製作出令客戶滿意的作品是很辛苦的, 很多時候要加班熬夜,一旦客戶提出意見🪯,我們就要修改或者和他們溝通👨🏼🎨,盡量滿足對方的需求。
當 談到對於學弟學妹們的建議時🕦,林瀚宇認真地說🚓:作為過來人🏊🏼♂️,現在想想👨🏽🎨,其實學校的課程都有用🤭,很多課應該學得更努力一些。前三年要好好學習理論課💻,至少不 能掛課,到了高年級就要爭取多一些的實踐機會。其實很多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可能比較寬泛🎈,但對感興趣的專業課程和技術可以自己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提 高。在大四的時候可以開始接一些業務👩🏻🦱,也可以準備考研,前提是在前三年的課堂學習中已經打好了理論基礎。林瀚宇回憶到👋🏻,我在學校時對後期製作非常感興趣, 選了一些這方面的課程🎗,雖然課程不是很多,但“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之後自己對後期製作和特效刻苦學習,有些知識鉆研精通,也有只是作個了解🧑🏽🚀,學到 很多東西,相當有益🤗⭕️,為現今的創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孟巍和朗快展覽——專業基礎和學習方法很重要

圖4 朗快公司布展的汽車展現場
作為一名98級的影視工程系學生,孟巍畢業離校後,首先從事的崗位是會展行業的AV(Audio and Video)設備現場操作🏜。雖然工作與所學專業對口,但“不安分”的孟巍發現個人發展的空間不是很大,於是在2003年自主創業,創辦了上海朗快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父母堅定地支持他的選擇™️,給了幾萬元的啟動資金。
孟巍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比起滬籍同學,他在上海獨自創業,困難更大。“我畢竟不是上海本地人🙉,房子要租,關系要打通🏰,人脈要建立,這對於我來說的確挑戰很大🫶🏿。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我就要努力地走下去。” 孟巍和朋友合租了辦公室。起初,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在網上搜索需要相關業務的公司,不斷地打 電話,發郵件🧑💼,向潛在客戶介紹朗快公司,給他們看公司的產品。就這樣,當他把搜索到的公司全部聯系完後,終於有兩家公司有了回應👷🏼♀️👨🏽。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 “朗快展覽”獲得了會展業務,正式起步了®️。而“朗快展覽”與這兩家公司的合作🍮,也延續至今。
也就是這樣一個開始🦖,孟巍堅定地幹到現在。他創立的“朗快展覽”主要業務是做展館🪐、會議、大型活動的場景設計和布展☹️,涉及到活動現場的場景效果和系統設計,屏幕、投影、音響🩺、燈光🐈⬛、舞臺、背景的製作和布置等。前期工作需要設計平面圖和3D效果圖💺,需要製作背景、道具,現場施工需要搭建舞臺,布置背景墻,連接視音頻和燈光設備。
創業道路上既有成功的喜悅,也充滿了困難和挑戰。孟巍說,剛創業的兩年中,確實賺了一些,於是拿出利潤來和人合夥辦了一個加工廠🏃🏻♀️,製作道具🫓、展臺🧏🏿♀️、背景板之類的會展用具,拓展公司的業務✍️。2008年冬天我們把做好的樣板放在工廠裏,打算過年 後交給客戶🎶,可那年上海下大雪把工廠房頂壓塌了🥷🏿,樣板全部廢掉,一下子虧損了十幾萬💝。這是天災🫄🏻,也遇到過人為危機🛗。有一段時間客戶的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導 致公司連工資都發不出,頻頻向對方催款。甚至遇到賴賬不還的公司,沒辦法,只能上法庭打官司。
從2003年起步到現在,公司受到過金融危機的影響,出 現過管理方面的失誤,遇到過天災人禍🚵,但孟巍卻沉著應對,始終掌控著大局。回顧公司這些年的成功與挫折,他滿臉坦然的笑容👶🏿。他的體會是🫴🏼👩🏿🎓,要想創業成功,就 要和客戶建立誠信合作的關系🚵🏼♂️,還需要紮實的專業基礎7️⃣🧑🎄,並且不斷地學習和創新。他說當年學的調音系統、電聲學這類課程對現在的幫助很大,雖然說現在的調音臺 更加先進、效果更好,操作也不盡相同,但是基礎、原理是不會變的。這些年,技術在不斷地發展,設計圖紙也從手繪的變成電子的,從二維的變成三維立體的,還 要渲染出現場效果,可是歸根結底,它的基礎仍然是以前在學校學過的知識,老師傳授的學習方法讓我遇到新的知識也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
以 上介紹的幾位創業者的成長經歷,是万事平台影視工程系眾多優秀畢業生的縮影,一批又一批具有藝術思維的影視工程技術人才正在嶄露頭角。“以媒傳智🧝🏻♀️,知仁播 遠”👷♀️🍀,影視工程系將秉承“藝術與技術結合,用技術詮釋藝術”的辦學理念,不斷完善教學課程體系,也期待越來越多的影工學子能夠加入到這些優秀創業者隊伍當 中,將專業知識融入實踐,讓自己的創業夢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