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4日下午,國際交流學院科研項目推進會在延長校區三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分管教學與科研的副院長曾桂娥主持,旨在推進學院科研項目的順利進展🅰️,院長姚喜明🪪、副院長楊靜、國交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和所有項目主持人參加了會議🏌🏻♀️。
首先,院長姚喜明宣布了新一屆學院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並肯定了我院現階段良好的科研氛圍,指出我院在師資隊伍上存在“一少兩多”的狀況🌦,即高職稱教師偏少🅰️🙇🏻、年輕教師和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多。他鼓勵大家要著手規劃個人發展,彼此要精誠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和交流。
隨後,教研中心主任常峻副教授主持了上海市高校產學研踐習項目中期考核和結項答辯會,黃友🧑🏻🚀、楊一飛和曾桂娥分別進行了結題和中期匯報,學術委員會成員進行提問,指出項目進展過程中的問題和改進方案🫴🏽,並通過了三位老師的中期和結項考核。
接下來,我院所有在研項目主持人一一向專家組作了匯報👐🏿。這些項目包括《漢語國際教育與文化傳播策略研究》(常峻)🧟♀️、《趙元任漢語作為外語教學思想研究》(江南)、《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在國際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謝白羽)🪐😻、《現代漢語語篇連接系統及手段研究》(楊一飛)🦹🏿♀️🌱、《留學生零起點漢字教材》(楊英穎)、《傳教士中國方言詞典研究》(楊文波)、《當代紐約文學的文化透視:2001-2011》(曾桂娥)🧑🏿🦰、《上海國際學校中文教學現狀調研》(張麗華)、《漢語國際推廣背景下古漢語傳播研究》(張潤靜)等🦸🏻♂️。在匯報過程中,老師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就一些學術問題展開對話和交鋒,對各位老師的項目進展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最後,副院長曾桂娥總結時說📒,根據目前梳理的情況來看,近五年我院獲得國家哲社、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上海市各類科研立項達44項,其中已經順利結項21項,在研項目23項🤹♂️👩🏽🔬。從數量上來看已經取得了較為喜人的成績🙋📹,希望所有老師再接再厲,力爭在今年的各類項目申報中有所斬獲。
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