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第300期刊載“進化古生物學”專題

發布日期: 2014/03/10  投稿: 丁譯    部門: 期刊社   瀏覽次數:    返回


寒來暑往,四季更迭。創刊於1978年的老牌高級科普雜誌——《自然雜誌》迎來了她的第36個春秋,同時也迎來了第300期。
30多年來,在眾多科學家和學者的關心與支持下🖇,《自然雜誌》堅持以傳播自然科學知識🦵🏼,提高讀者科學素養為己任🏃‍♂️‍➡️,邀請科學家撰寫綜述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前沿進展🛗,打造刊物獨特風格。自創刊以來🧏🏽‍♂️,《自然雜誌》得到了楊振寧、李政道🧎🏻、錢學森、錢偉長等300余位兩院院士與科學家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目前已刊出400余篇兩院院士的署名文章。2013年起,《自然雜誌》實施紙質版與數字版(在App Store上同步出版)雙模式出版✢,全彩印刷,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並在交叉學科發展、科技創新普及等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目前😠,雜誌在加強自身宣傳方面又往前邁進一步,在封底添加了二維碼🌽,方便讀者通過掃描進入雜誌門戶網站或App Store閱讀。
2014年第1期(總第300期)的《自然雜誌》上,舒德幹院士等娓娓道來👟,向讀者介紹了達爾文學說問世以來生物進化論的發展概況及趨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在國際上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的中國雲南澄江生物群,為探索“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奧秘開啟了一扇寶貴的科學之窗。中國科學家們通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和研究,在有關寒武紀大爆發的古生物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國際領先地位。《自然雜誌》特組織了“進化古生物學”專題,邀請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早期生命研究所及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舒德幹、劉建妮、歐強🧑🏻‍🦼‍➡️、韓建、張誌飛等學者,分別討論了寒武紀葉足動物、後口動物咽鰓裂🧑🏽‍🎓🧑‍🎓、以立方水母為代表的水母類刺細胞動物,以及冠輪動物的起源和演化。這一專題的刊載,有助於讀者全面了解中國科學家在進化古生物學方面的最新科研進展。(《自然雜誌》編輯部供稿)

万事娱乐专业提供:万事娱乐🦸🏼‍♂️、万事✖️、万事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事娱乐欢迎您。 万事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