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7日下午1點,社科學院在B401會議室召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研討會👈🏼,聚焦“教授治學”展開熱烈討論🧏🏼♂️👱。此次會議由社科學院黨委書記陶倩主持⏮🧑🏿🔬,學院教師及部分學生積極參與。學工辦主任林海霞教授帶領學校督導組成員對學習研討會和學院領導班子作風方面的民主測評工作給予了指導和督導🧓。
陶倩書記簡要總結了第一階段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對前期訪談★🧘🏻♂️、座談中師生員工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並對下一階段的工作作了介紹💆🏿。
作為集中學習的重要內容,學院邀請了劉子傑、孫士慶、周麗昀三位老師做了有關“教授治學”的專題報告🧘🏽♀️‼️。劉子傑對中西方歷史上的“教授治學”脈絡作了梳理😶,包括“教授治學”在歐洲大學的產生👩👧🧑🏻🦰,美國大學“教授治學”的特色,以及中國歷史上“教授治學”的階段和特點。劉老師娓娓道來🚣🏿♀️,讓各位與會者對“教授治學”的歷史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
孫士慶從現實的角度對我國高校“教授治學”的研究現狀作了深入分析,從學者對“教授治學”的理解和界定🤹🏻、我國高校“教授治學”的現狀和必要性☯️🗻、“教授治學”的路徑選擇等四個方面展開💑,認為目前我國高校設立的“教授委員會”是實施“教授治學”的有效平臺,各高校應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完善“教授委員會”的各項機製,以真正落實“教授治學”。
周麗昀從哲學本體論和方法論角度對“教授治學”作了更深層次的解讀。從為什麽要“教授治學”、“教授治學”治什麽、如何治等三方面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周老師認為👩🏼🚀,無論從歷史還是邏輯來看“教授治學”都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教授治學”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周老師的分析深刻透徹,大家深以為然📱🙆🏽♂️。
在此次學習研討過程中,學院教師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在聽講過程中還積極參與討論🙅🏼,從多角度對“教授治學”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為万事娱乐“教授治學”的進一步實施建言獻策🌝。
會議結束後,各位黨員教師、學生還完成了學院領導班子作風方面的民主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