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理學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會在樂乎新樓思源廳順利舉行🏃♀️。研討會特邀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陶倩教授做主題報告。學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兩位成員:社區學院黨委書記兼社區管理部主任王軍華、學工辦盧吉超科長應邀參加。理學院黨委中心組全體成員、系所黨政班子成員⏏️、院長助理及黨支部書記🎏、科級幹部參加了研討會🤐,理學院骨幹教師代表🐎、工青婦代表、新進青年教師也應邀全程參與。會議由院黨委副書記黃頌翔主持。
陶倩教授以“黨的群眾路線學習體會”為題,從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的各個歷史發展時期的群眾路線概念與內容的梳理中🏒,對群眾路線的由來🕰、群眾路線的內涵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而生動的闡釋🙎🏼🧜🏼♀️。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四風”問題上,陶倩教授以史為鑒,以明朝的歷史為例,分析了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興衰盛亡🧎♂️🧄,指出了奢靡之風的危害性。報告還深刻闡述了群眾路線與中國夢的關系,新的形勢下🧑🏻💻🐋,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基礎🟪、力量源泉與根本保障👩🏻🔬。陶倩教授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個“共同享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作為結尾👸🏻,讓與會人員深刻體會了中國夢與個人夢的貫通與融合。
研討會上🤠🧍🏻♀️,黃頌翔就理學院前期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問題梳理與意見征詢情況逐一進行了情況通報。會議聚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關註的“四風”問題,現場聽取了群眾意見。與會群眾紛紛暢言,提出了應該明確院系行政職責🅰️,厘清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的職責🛐;學校數學類的公共課是否能將眾多課程合並大類以方便教師排課與教學;學校能否每周或每月固定時間供學校教師開展活動等有建設意義的意見。
會議還就理學院近期擬出臺的兩份文件的初稿《理學院關於進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實施意見》🔊、《理學院關於各類獎項評選的實施細則》進行了群眾意見的廣泛征詢👴🏼,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黃頌翔在總結發言中提出,我們要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真誠傾聽廣大師生員工的呼聲,真實反映廣大師生員工的願望👩🏿⚖️,為廣大師生員工做實事,謀利益☂️,充分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為學校和學院在新時期獲得新發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