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下午,文學院與微電子學院聯合社區為2021級同學舉辦了垃圾分類宣講會👷🏽♂️,旨在促進新同學快速適應校園生活,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微電子學院、文學院黨委副書記袁銘,嘉定鎮街道辦事處廖琳老師,綠化保潔中心印亞琴老師,保潔阿姨代表以及兩個學院的一百余名研究生同學參加了宣講會。
講座伊始🍦,廖琳老師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原因和意義🤲🏻,不同的垃圾填埋到地下後,降解的時間各有不同,因此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很有必要🦸♂️。垃圾分類能減少對土地的侵占、降低財政損耗🦹、提高濕垃圾資源化利用、促進資源循環以及讓臭氣遠離生活。
緊接著,廖琳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上海垃圾分類的發展和上海生活垃圾的四分類,用數據展示了近年來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的良好成效。截至2021年7月,全市16個區和220個街道垃圾分類考核都達到“優秀”水平,一項由新民晚報組織的垃圾分類滿意調查中,98%以上的市民表示滿意,這說明垃圾分類深入人心、深入街道、深入社區⏲。
最後,廖琳老師向大家講授了生活垃圾的投放,以及大學生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等問題📻。對學生生活垃圾的投放提出了新的要求🩴,破除了有關生活垃圾投放的六大誤區,提出了達標單位“三規範一明顯”標準。大學生做好垃圾分類需要學會正確分類、養成好習慣👊🏼,培養環保意誌!
活動第二項🍾,舉行了万事平台嘉定校區垃圾分類宣傳大師聘任儀式。由公寓辦張永芳老師為文學院琚鑫宇👆🔌、成思敏頒發證書並合影留念;綠化保潔中心印亞琴老師為微電子學院王敏聰、毛金賢、杜坤和唐仁強頒發聘書並合影留念。
活動最後🫎,袁銘老師就本次宣講會作最後總結,他鼓勵在場的同學🖤,不論文學院還是微電子學院的同學👳🏿,都應該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垃圾分類的實踐相結合起來,幫助上海市的垃圾分類的事業更進一步。(撰稿 曾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