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平台理學院作為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精心部署🧗🏻♂️、創新形式、註重實效,引導廣大師生在新征程上昂揚接續奮鬥的誌氣🤸🏻♂️,在主動擔當作為上增強幹事創業的本領。9月27日下午,理學院黨委聯合靜安區文物史料館💃🏻,在寶山校區J202開展“學史力行下真功,接續奮進新征程”學習《崢嶸歲月》主題黨日活動。

上海市靜安區文物史料館黨支部書記葉睿穎,館長朱潤,校黨史學習教育第三聯指組組長、保密辦主任韋蒨⬇️,聯指組副組長、校黨委組織員黃谷🎾,校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湯琳夏,校團委副書記姜曉慶等學校部處相關領導,理學院黨政班子,靜安區文物史料館《崢嶸歲月》表演團隊以及四百余名理學院師生共同參加了本次主題黨日活動🚔,從中國共產黨的“崢嶸歲月”中感悟先輩的革命精神✊,汲取開拓奮進的不竭力量。
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見禮致歡迎辭。他對學院黨史學習教育階段性工作做了總結🥬,回顧了理學院黨委與靜安區文物史料館共建以來開展的各項工作🟩,對共建單位為廣大師生提供誌願服務和社會實踐平臺表示感謝。他希望理學院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校訓精神,努力推進万事平台高水平大學的建設𓀘🧤,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書寫万事平台印記。

理學院20級化學系吳若青同學帶來楊開慧家書誦讀《給一弟的信》。這是楊開慧得知朱德夫人被國民黨殘忍殺害後,寫給堂弟楊開明希望托孤的家書。信中飽含對親人的深情眷戀🔌🦸🏽♀️,透過這封家書大家看到了一位堅貞不屈👰🏼、義無反顧投身革命的偉大女性,感悟到共產黨人不畏艱難🙍、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上海市靜安區文物史料館館長朱潤致辭🔮🥂。她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介紹了靜安區文物史料館的特色品牌情景黨課和在此基礎上提煉精編的行走黨課。

她指出🤸🏿♀️,行走黨課是靜安區文物史料館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實踐🦏,旨在通過創新形式的黨史學習,引導黨員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中提升思想感悟,堅定理想信念,砥礪意誌品質。她希望同學們在新學期誌願服務活動開始之際👈🏿,追尋紅色足跡,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彰顯青春風采。

行走黨課《崢嶸歲月》共分為《李啟漢的工人半日學校》《毛澤東的全家福》《革命姐妹大姜與小姜》《三曾裏的關捐行》和《黎明前的訣別》五幕戲🧞♂️,演繹了來自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中共淞浦特委機關舊址陳列館、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和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鬥爭史陳列館暨劉長勝故居五個場館的紅色場景,演員全部由館內的講解員擔任。

《崢嶸歲月》講述了紅色場館裏的英烈事跡,追憶先輩革命生涯的崢嶸歲月,將父母、子女👊🏻、夫妻🎬、兄妹和姐妹的黨史故事有機串聯🧗🏻♂️,展現了對黨忠誠、不怕犧牲的烈士形象和共產黨人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主創團隊以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精心的編排和精湛的表演引發臺下師生的深刻共鳴🔕。
為致謝靜安區文物史料館對理學院黨建工作的幫助與支持,進一步推動標桿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理學院為靜安區文物史料館頒發授課紀念證書。

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資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作用,鼓勵理學院青年學生在誌願服務中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理學院搭建了許多黨建實踐平臺,為更多學生帶來實踐機會👴🏻。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誌願服務團隊代表劉瑾,靜安區文物史料館誌願服務團隊代表趙彥禎,理想青年誌願講解團隊賈新渝,錢偉長圖書館誌願服務團隊代表周歡接受授旗,意味著新學期理學院各誌願服務團隊將再次出征😣,繼續活躍在誌願服務的各個舞臺上。

今年有多位新生黨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徽佩戴儀式上,他們戴上了神聖的黨徽,自此他們又多了一份身為“共產黨員”的責任🧜🏼,而他們也將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踐行入黨誓言,勇擔新時代重擔⚁,以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為目標,不斷為國家為黨開創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最後🍽,理學院研究生代表們合唱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通過歌聲追憶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在經典旋律中體會人民群眾對黨的深厚感情。(撰稿/攝影🪱:劉瑾🤦🏽♂️、楊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