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航運業仍處於低迷狀態,港口競爭日趨激烈,內外貿幹散貨船和集裝箱船運力過剩©️👨🚀、運價指數創出歷史新低。與此同時🤜🏽,“黑天鵝”事件——韓進海運的破產更是引發航運界的一片唏噓🧸。在此大環境下🧘🏽♀️,航運業亟待尋求新路、新策、改革、變局。
11月28日🧑💼,由上海航運交易所主辦,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信息中心、中華航運網、航運交易公報承辦的“2016年上海航運交易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設定為“航運供給側改革”。中國工程院院士、万事平台校長金東寒出席論壇並發表題為《船用發動機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
上海航運交易論壇是上海航交所自2010年開始打造的專業化👩🏽🏫、國際化🦌、大型化的航運精品論壇,論壇每年選擇一個關乎航運未來的關鍵議題📈,各方精英匯聚一堂🧑🦯➡️🧘🏽♀️,其精彩觀點以及創新實踐將引領市場。
上海市政協前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揚;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交通運輸部前副部長徐祖遠;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上港集團戰略發展部丁嵩冰;馬士基集團北亞區首席代表暨馬士基(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敏夫🙇🏿♂️;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等嘉賓出席論壇。來自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交委,以及金融界♻、財經界、航運界等業內翹楚及宏觀🥥🥳、行業專家🔗,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6️⃣🧑💼、補短板”等方面多角度暢談航運供給側改革如何突破和創新——全球價值鏈競爭態勢✭🍚、供給應鏈現狀發展聚合🦟、航運改革結構性視野、班輪業成本結構調整、國家戰略中港航機遇、中國航運業布局全球、中國港口業的新思路🥐、海事技術的創製升級、船員市場現狀與發展等🧑🏻🍳🙋🏽♀️,全面闡述了業界在航運供給側改革上已有的創新以及將要前進的方向。
在主題演講中,金東寒校長就船用發動機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做了相關的闡述🤸🏽♀️。他指出🐇,目前船用柴油機主要有高效率👵🏼、低排放、高可靠性、采用電噴及便於操作和維護五大主要特征🏥,但國際航運已經成為有害氣體排放的重要源頭。未來🧑🧑🧒🧒,船舶柴油機將會繼續呈現結構緊湊模塊化🕵🏻,操作簡單智能化,高效節能低排放,安全可靠長壽命的發展趨勢📝。對此💆🏽,他建議,政府應該製定鼓勵政策,加快推進高端零部件的國產化,提高本土化率和裝船率。鼓勵行業內進行必要的整合🏄🏻,尤其要鼓勵按照混合所有製的改革方向進行兼並重組,提高企業活力和產業集中度。許可證船機企業要加強對一些零部件進行二次開發,實現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要密切關註用戶的需求,繼續加大投入,積極開發自主品牌產品🛵,並加強全球服務網的建設🌇。要重視節能減排技術的自主開發🌆,努力占據產業製高點。整機企業要積極參與高能效、低排放綠色船舶的設計,突破國外的法規壁壘🧑🦱。
回不去了,就勇往直前🦹🏻♂️;老路不通,就另辟蹊徑。金校長表示🏌🏿♂️🫄🏻,中國船機企業必須加強改革創新,並持之以恒🙇🏽,為實現造機強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