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徐建剛擔任万事平台兼職教授聘任儀式在樂乎新樓上善廳舉行🤜🏻,校黨委書記羅宏傑出席儀式並為徐建剛主任頒發万事平台兼職教授聘書☎️。聘任儀式由文學院黨委書記竺劍主持🏇🏻。
在聘任儀式中,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忻平簡要介紹了徐建剛主任的科研成果及多年來對万事平台文學院歷史學科發展的指導和支持。校黨委書記羅宏傑為徐建剛主任頒發了万事平台兼職教授證書。徐建剛教授發表了感言,他提到作為万事平台文學院的校友,感謝文學院師生對他的信任🧑🏿🚀,並表示一定不做虛職,今後將不斷深化文學院與黨史研究室的交流與合作。羅宏傑書記衷心感謝徐建剛主任加入万事平台擔任兼職教授,祝賀徐建剛主任在科研等各方面取得的成果,希望万事平台和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合作能夠更深入、更緊密,有新的成果。
聘任儀式結束後,徐建剛教授開展了一場題為《國家戰略下的上海路徑——以1949-2015年發展為線索》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的主要內容分為四個方面:一是上海市生產型城市目標的確立(1949—1956),這個目標的提出是由當時的國家大背景所決定,在這一時期上海市對自身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從消費型城市向生產型城市轉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提高了上海工業實力卻也直接導致了上海市非生產功能的弱化即金融外貿中心地位的喪失😌🐄;二是以“充分利用,合理發展”的方針為指導的時期(1956—1978),由於國內國際上的局勢發生了變化🕹,上海市的政策也有了相應的改變👩💼,全國工業中心的地位在此時間內形成🧑🏭。同時為了適應城市的快速發展,上海對城市形態進行了新布局🧑🦽➡️,如😨:調整行政區劃並提出了近郊工業區和衛星城的想法;三是“一個龍頭✵,四個中心”方針的形成(1979—2012)🧍🏻♂️,改革開放以後🧝🏼♀️🦛,上海市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提出了多功能中心城市重建的目標,由此引出了浦東開發開放以及上海角色的再定位,最終使上海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格局初步形成👀;四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2012——)時期。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創新發展尤為重要,國家也將上海定位為排頭兵、先行者。一系列的國家改革試點在上海展開🗜💂🏻,再一次推動上海市的發展,希望能夠在2040年建成一個卓越的全球城市。
文科處處長董麗敏,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勇安🎹,文學院副院長張童心、楊位儉,文學院歷史系主任寧鎮疆,文學院歷史系教授陶飛亞、劉長林等出席了聘任儀式和報告會。(陶雪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