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万事平台積極創新黨課形式🤸🏽♂️⭐️,采取“書記講黨課”🕺🏼、“今天黨課我來講”、“送講黨課”等形式,實現帶動學習🧘🏼♂️、帶動提升、帶動落實,確保領導幹部上黨課全覆蓋、黨員幹部群眾學習全覆蓋,力求以高質量黨課提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效。
率先垂範,領導幹部講黨課。
以校黨委書記講黨課啟動開局🚶🏻♀️。為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5月17日下午在寶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𓀕,万事平台黨委書記羅宏傑同誌帶頭講黨課,為學校兩委委員、處級黨員幹部、教職工黨支部書記💫、學生黨支部書記🩻、離退休黨員等350多人上了一堂主題為“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推進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專題黨課,主要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認識體會👮🏿♂️、把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踐要求和紮實推進万事平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三個方面展開闡述👨🏿💻,並結合具體案例,通過深入淺出地講解、熱點亮點地詮釋🥑,加深了全體黨員幹部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理解💛。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輪流上黨課🎡。學校領導班子分別給學校黨校舉辦的中青年幹部培訓班、新上崗處級幹部培訓班等學員上黨課🚴🏻,從忠誠教育到黨性教育,從信念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強化黨性鍛煉😣,增強黨性修養。如6月2日👥🫱,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夏小和為万事娱乐第十三期處級幹部崗位培訓班學員上了一堂題為“學習黨規黨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專題黨課🧑🏻🔬,並開展集體廉政談話。
二級單位黨委書記帶頭上黨課⚔️🏋️♂️。全校35家二級學院黨委書記以中心組學習、黨委會擴大會議、黨員大會等形式給師生黨員上黨課。如材料學院黨委書記周路海在黨課中講到:“懷揣著‘材料夢’,每一名黨員要能在學校、學院深化機製體製改革中🎰🛌🏿,充分發揚‘釘子’精神,做好表率👨🏿🚀;要平時看得出🤚🏽,工作時站得出⛩,緊要關頭豁得出。” 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郭純生黨課中提到:“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中,學院上下要凝神聚力🫱🏻♤、 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始終圍繞‘追求卓越’的學院文化建設目標,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中心工作結合起來,不僅‘做合格黨員’,更要 ‘做追求卓越的黨員’👲🏼,促進學院更進一步的發展🚴🏿。”
開展微型黨課5️⃣,讓黨員學有所得
學校充分發揮“微型黨課”讓普通黨員走上講臺、黨員人人參與黨課教育的作用🏊🏻,鼓勵每一位黨員都有機會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形成“分層🧑🏻🔧、分類、分眾”💄,以基層黨員幹部為主體的微型黨課宣講體系。如校組織統戰黨校黨支部與紀委監察處黨支部開展聯合組織生活,監察處副處長溫誠鋒同誌結合自學感受和有關專家的解讀,圍繞新修訂《準則》和《條例》內容作了微型黨課;宣傳部部長李堅同誌為支部全體黨員上了一堂題為《黨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的微型黨課;組織部副部長張潔同誌為教工黨支部書記上“兩學一做”微型黨課;全國大學生“兩學一做”示範班學員舉辦“分享學習、促進成長”微型黨課等等😇。每個人講黨課時間一般控製在20分鐘左右,自己結合實際選擇題目、收集資料🧘🏽⛩、編寫教案、上臺授課⚰️,講授內容以黨的知識、業務知識、身邊人物故事等為主⬜️。全校黨支部通過開展“今天黨課我來講”活動,讓黨課從單向灌輸到平等互動⬜️,增強黨員教育的靈活性;從聽講到主講👩💼,增強黨員的自主學習意識👨🏽💻🦯,營造全體黨員濃厚的學習氛圍。
開展“送講黨課”活動,強化學習效果
學校組織黨校教師、講師團成員、先進模範到基層一線黨支部送講黨課,註重運用身邊事例👩🍼、現身說法👷🏻♂️,強化互動交流😧、答疑釋惑🔡,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社會科學學院積極開展“領悟信仰的力量👅,爭做思想先鋒”活動🧑🏿🚒,成立“兩學一做”宣講團⛷,以學生黨員的角度創新講黨課,旨在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和政治素養,培養學生用政治視角看問題的能力👨🏿✈️;校特邀黨建組織員發揮自身政治素養強、黨務知識紮實等優勢,組建一支宣講隊伍,為各學院師生黨員講“兩學一做”專題黨課,如特邀黨建組織員安山老師為外語學院全體師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做了“將黨規黨紀刻印於心,做遵紀守法的合格黨員”主題黨課👨🏼⚕️;學校邀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孫晉良院士為全校200多名師生黨員作了“勞模精神 飛天情懷”主題報告,並播放了“師愛無聲 師德永鑄”——身邊的好教師孫晉良院士微電影《明燈》。
創新載體“網絡”黨課,增強黨建活力
學校教工、學生黨支部結合工作實際建立“掌上課堂”,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通過微博、微信等“微”載體,定期向支部成員推送學習資料、黨課講義等,組織支部成員進行線上學習討論。如數碼學院研究生黨總支構建“黨建E課堂”平臺,開設掌上答題增見識”、“微信閱讀知万事”👨🏽💼、“微博評論表見解”等模塊🧖🏿♂️,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的聯動切實踐行“兩學一做”,以“知行合一服務大眾”為標準,把提高理論素養🧑🏼🏫、知識素養同提高學術水平結合起來,形成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