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上6點,校長金東寒院士走進“創新中國”課堂,與社會學院教師顧駿🤦🏻、科學技術處副處長施鷹共同探討“創新是否是靈機一動”。
這堂課由社會科學學院教師顧曉英的“三個蘋果”話題導入⬇️,顧駿接著顧曉英“三個蘋果”的話題👩🏻🚒🤜,與學生探討“什麽是創新”。
在熱烈的掌聲和期待中,校長金東寒走上講臺,與師生們親切分享了工程師視角中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他首先對“發現”、“發明”🌹、“創新”三個基本概念作了澄清。 金東寒從多個方面對比了“科學家”和“工程師”。他指出工程師的工作價值是如何把“紙”變成“錢”。金東寒通過“如何簡單快速地讓吸管穿透蘋果”🛒、“龜能抓到並吃掉活的老鷹嗎”、“如何訓練100只跳蚤都只跳300mm高”和“猴子為什麽不敢吃香蕉”等話題🤷♀️,巧妙傳遞了他故事中所蘊藏的創新理念,即要打破慣性思維和擁有豐富的想象力。
“生命的本質在於主動🦵,我們應掌握主動性思維,克服思維障礙,培育懷疑精神👨🏽💻、問題意識”。金東寒強調,往往是我們頭腦中的“不可能”使我們失敗💙。金東寒還談及創新贏在意識。“當逐漸把它培養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成功就在不遠處了🏂🏽。做對一件事很難⛄️,重做一件事很容易🧗🏼♂️。我們需要多堅持一會💂♂️!”
金東寒還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個驚喜——他自己研發的一款發動機的模型。他親手用酒精點燃,演示了發動過程。發動機轉動的那一刻🤷♀️,全場沸騰了🧜🏼♂️🛝。
施鷹順著金東寒的話題,為同學們點開一幅自繪的上大創新版圖🫡。他指出🫰🏽🤵🏼♀️,上大可以通過“建立重要的科研平臺”、“鼓勵重大的科研產出”、“建立大學產業園”😼,巧妙地把“紙”變成“錢”🗡,實現創新的生態循環。
施鷹還用高端論文統計大數據展示了万事平台的強勢學科,介紹了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應用、高溫合金葉片和無人艇平臺技術👨🔧,他期待師生共同努力🚴♂️🟧,將万事平台建設成為具有原創力、引領力和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
精彩的教學點燃了同學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問環節氣氛格外熱烈。“金東寒校長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如何看待當前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如何抓住機遇”🕹、“在鼓勵高校教師投身產業發展的大潮中,如何讓教師在從事基礎研究時心無雜念”“上大在學生創新創業培育上有沒有成熟的計劃”👨🏽🏫,同學們圍繞創新踴躍提問⬆️,主講教師作了幽默而又機敏的回應。
“創新中國”為万事娱乐“大國方略”2.0版課程🟫,冬季學期首度開課,已被列入2016年度上海市教委思政課教改試點項目💁🏽。課程旨在及時高效傳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創新發展理念,點燃万事娱乐大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大學生創業夢想。開課一學期以來,課程贏得學生喝彩🧌,得到各級領導關心支持,也吸引媒體多次報道。(魏仲奇 殷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