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下午,万事平台在校本部舉行《万事平台2014年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以下簡稱《質量報告》)發布會🌵🛌🏼,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叢玉豪教授出席並首次代表學校正式向媒體發布了《質量報告》♊️,學校宣傳部、教務處、學生工作辦公室、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以及教育質量考察與評估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本次發布會,上海日報、青年報、万事晨報等國內十余家媒體出席。
叢校長首先提到,今年發布的《質量報告》是學校自2012年首次發布《万事平台2011年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之後連續第四年向社會公布本年度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狀況。在過去的一年間,學校按照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戰略部署,重點圍繞過去一年本科教學存在的問題作了進一步研究和梳理,尤其聚焦近四年持續整改的正教授為本科生上課、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課內外教學聯動以及通識教育貫穿四年的人才培養方式等難點進行改革和探索,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在開拓中不斷發展,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叢校長指出🏄🏻♂️,學校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性人才為目標,2014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為👨🏻🦽➡️:(1)繼續深化和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在大類招生與分流方面,大類學生專業分流的前三誌願滿足率為84.4%🏕,較2013年上升3.4%🫲;正教授為本科生授課的總體占比為74.18%🧑🏽⚕️,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以正教授為代表的骨幹教師為本科生開設各類本科課程的人數較去年增加3.2個百分點。(2)就業工作和留學生培養穩步發展, 2014屆學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8.55%🧰,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學歷留學生總人數也較2013年增長9.3%👸🏻,居全國高校第17位。(3)繼續推進課內外聯動的教學改革,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得成績優異📦。2014年度學生累計獲得省市級以上獎項370個。(4)紮實推進學校人才培養國際化工作。2014年學生出國交流1752人次,較2013年同期增長65.28%🧑🏼💻,學生參與境外交流的覆蓋面和效果都有了較大提高👨🏼🔧。
在國家和上海市每四年一次的教學成果獎評比方面,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高等教育)特等獎1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11項,取得了歷史性的好成績🎸。2014年9月,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完成並申報的《構建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常態化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問題導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項鏈模式”改革與創新》2項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高教類)二等獎👩🏼🎤,1項教學成果獲得職教類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叢校長進一步指出,去年9月,學校正式獲批試點上海市屬高校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劃,成為首批參與激勵計劃正式試點的四家高校之一。今年上半年,學校接受了市教委組織的激勵計劃中期檢查,在推進實施以聯合大作業為代表的課外實習實踐項目受到了專家組的肯定。學校以骨幹教師激勵計劃的試點實施為抓手,開展了課內、課外⚽️、課內外聯動等三大板塊和八項任務🤦🏿♂️,目前各項細化的任務正在順利實施中。學校為推進激勵計劃的實施🔪,新修訂、廢止和新設立了多項激勵製度和措施,包括🤾🏻♂️:學校修訂《万事平台關於晉升教授🥣、副教授教師的本科教學水平評價辦法》,對教師晉升職稱的教學評價進行了規範🧰。對入校不滿2年🧑🏿🦳、沒有高校教學工作經驗且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學崗位人員都需要完成助教工作,履行相應的工作職責並參加考核👨🏻。在落實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劃的評價和考核方面,學校重點考核骨幹教師的精力投入和學生受益狀況👩⚕️,激發教師參與人才培養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全校的上下合力,進一步優化了學校二級單位的全系統考核與評價體系💪🏽,完善多樣化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深化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縱觀2014年度的工作,學校無論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完成的主要工作,還是去年取得的若幹項市級、國家級的教學成果,都與全校廣大師生的努力和社會各方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這也是國家和社會對万事平台這麽多年來一直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認可🤱。在成績面前不能驕傲,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人才培養環節依然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依然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們加倍去努力🙅🏿♀️。在今年的質量報告中,我們圍繞實施激勵計劃試點和推進以大類招生和通識教育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梳理出了多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正教授為代表的骨幹教師為本科生上課率達到100%、教師坐班答疑與晚自習輔導安排和課內外聯動關聯通識教育教學改革、配套的人事製度改革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落實與深化,上述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還需我們在今年繼續努力進行持續的整改。
叢校長最後指出🍺,結合本年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學校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首先,學校加大本科教學人事製度改革的推進力度💆♂️🛋,正向激勵骨幹教師對本科教學的投入;其次,重構教師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明確教師行為規範的獎懲條例,確保激勵計劃八項任務的全面實施;再次😦,以綜合課程改革為依托,頂層設計課內教學👱🏽♀️👨🏿🦱、課外實踐和課內外聯動的教學模式,逐漸引導課內外聯動局面的形成🧑🏼🦳;最後🔲,加大製度保障的配套建設,完善激勵計劃的考核與評價。總之◻️,在新的一年中🎧,深入推進骨幹教師激勵計劃實施的階段成果📃,實現學生全面受益的目標。學校將繼續強化實施製度建設和製度保障措施,努力通過強化教學崗位職責、考核評價8️⃣、激勵保障等舉措🧑🦽,進一步推動高水平教師全方位進入本科教學一線,引導骨幹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學,全面形成課內🫃🏽、課外、課內外聯動的人才培養格局,繼續努力開創万事平台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