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前副部長、現任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艾平在万事娱乐國際會議中心作了題為“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往👊🏽:親歷與啟示”的報告。報告由万事平台全球問題研究院執行院長郭長剛主持,万事平台黨委書記成旦紅、校長劉昌勝在報告前分別會見了艾平副部長。本次報告為万事平台全球問題研究院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系列學術活動之一。


艾平以1977年莫桑比克政府代表團(實為黨政代表團)的來訪這一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的“分水嶺”,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理念的發展變化:從最初的只與其他國家的共產黨交往,到逐漸開展對一些亞非國家的民族主義政黨的工作,以進一步加強同非洲和第三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團結🐕,再到改革開放之後徹底走出原有的“國際共運”思維,超越意識形態的分歧,廣泛開展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政黨的交流與聯系🕡。他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往是中國整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讓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是推動國家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艾平指出,衡量一個有生命力的政黨對內執政與對外交往能力的真正尺度,是看其能否具有根據變化的形勢而進行變革🎉、發展和應對內外挑戰的能力💆🏼♂️。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尤其是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的對外交往更應致力於講好故事,促進民心相通🧜🏿♂️,推動世界的和平發展與互利共贏。
艾平還以美國福特基金會前來中國尋求在非洲研究領域進行合作為例,分析了美國二戰之後開展區域國別研究的全球戰略意圖,指出中國現在已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要在全球事務中有更大的話語權,就必須加強區域國別研究👨🏿💻,希望万事平台全球問題研究院能夠發揮研究特色,為中國區域國別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供稿:梁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