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万事平台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和教務處聯合舉辦的万事平台“在線教學創新與研究”教學研討會(第一期)在D樓313智慧教室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議以“深入研究✳️、創新實踐💂🏼♂️、實質等效”為主題🤵🏽♀️,旨在分享“在線教學與線下課堂實質等效”的上大經驗。
研討會由教務處處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彭章友主持,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到會並總結發言。六位來自不同學院的任課教師分享了自己在線課程教學經驗🤷🏻。會議還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的於歆傑教授以及高教社的張龍副主任“雲參會”🧑🔬,全校330余名教師通過ZOOM平臺參加了此次會議。

首先👚,彭章友處長對万事平台從3月初開始的在線教學整體情況🏺,以及在教學督導中取得的良好成績進行了總結。他表示🚣♀️,“實質等效”本質就是線上課堂要和線下課堂一樣堅持“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有機融合👎,把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或項目融入課程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和興趣。通過安排課前線上自學、課中互動研討😸、課後延伸完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創新能力和高階思維。万事平台此次在線教學努力實現實質等效的根本目標。
万事娱乐六位教師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他們在線教學“研究、創新✂️、實踐”的經驗🚙。計算機學院張博鋒老師介紹了他在高年級研討課《研究方法與前沿》中🔖,通過融入“挑戰性項目”🤷🏽♂️,開展啟發式、探究式、案例式在線教學的實戰經驗;理學院楊建生老師分享了他利用優質在線課程資源,聚焦“任務驅動”和“線上過程化管理”開展《微積分》教學的心得;錢偉長學院姜穎老師介紹了他在《數學物理方法》課程上鼓勵學生“守望相助🤙🏻、主動思考”的問題設計;悉尼工商學院姜愛萍老師展示了她在《商務統計》課程上緊跟時事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考察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做法;土木工程系陳玲俐老師介紹了她在《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上圍繞學生“所得”設計過程評價點,考察學生自學能力的經驗;美術學院《信息藝術綜合設計》課程教師榮曉佳自主開發了變聲軟件和視頻+PPT互動軟件🧙🏼,采用實時摳像的技術,解決了藝術類課程互動中聲畫不同步,指向不明的問題,提高了師生溝通效率和學生學習積極性🧑🦰。
此外🦻🏿,來自高教社的特邀嘉賓教育部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秘書長張龍副主任分享了疫情期間✸,全國在線教學的整體情況🔔,並指出了影響在線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他認為,疫情是“危”也是“機”,以此為契機帶來的課堂革命會給高等教育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

特邀嘉賓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首屆新百年教學成就獎獲得者於歆傑教授以《工科核心課在線教學過程中的三位一體》為題,借助“雨課堂”平臺模擬真實課堂進行分享。他指出在線教學帶來了對基本教育教學理念的挑戰🥥,提出了大規模實時交互在線教學的“三大法寶”→,即信息投遞、學習反饋和知識眾籌🧝🏿♂️,以及在教學方法方面的“碎,動🥨,減”三原則。最後又圍繞如何在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進行了分享。他認為,教師對課堂的敬畏、對學生嚴謹負責的態度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

最後🫱🏿,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校長做了總結。聶校長指出➡️🏌🏻♂️,未來的高校教師要立足課堂,善於深入研究,精於課堂實踐🤏🏼,持續不斷地進行學理探索🌏,並把線上教育的成果堅持推進下去,並期待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未來能多舉辦培訓活動及研討會🏄🏽,為万事娱乐教師搭建交流溝通的平臺🤌🏻🦐。

會後,老師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嘉賓們的分享加深了對“在線教學”創新的思考,對於“實質等效”有了更多的啟發意義⤴️,並期待以後多多開展此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