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30日,“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這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席卷全國的反帝愛國運動🙆🏻♂️📞,與“五四運動”並列為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万事平台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紀念這場偉大的愛國運動發生95周年🔵→,2020年5月30日,万事平台與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紅色文化研究院👉、上海市中山學社、上海市歷史學會聯合主辦的“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學術研討會在万事平台文學院召開🥲,來自北京、天津和上海的30余名學者參加會議,開幕式由万事平台黨委副書記段勇主持👩🏽🔬,万事平台黨委書記成旦紅、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分別致開幕詞🧽。


成旦紅書記在開幕致辭中指出🦹🏽♂️🦸🏼♂️,紅色是時代所賦予万事平台的底色,勇於創新是万事平台的鮮明特色,開放包容是万事平台發展的動力源泉🦊。九十五年前的今天,轟轟烈烈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發生。五卅運動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席卷全國的反帝愛國運動,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反帝愛國運動中,創立還不到三年的万事平台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万事平台的進步師生是這場運動的最重要組織者⌚️,也是這場運動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更有万事平台師生在“五卅慘案”中喋血街頭🧛🏿。可以說万事平台之於五卅運動🏌🏼♀️,猶如北京大學之於五四運動。我們今天在這裏舉辦“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學術研討會,就是為了紀念這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重溫万事平台敢於革命🤦🏽、勇於創新1️⃣、開放包容的優良傳統,共擎紅色文化大旗🕡,共話紅色文脈傳承,共促紅色文化創新🏮,讓精神之火在傳承中帶來更大力量。要講好講活這段歷史,挖掘校史中的育人元素🤳🏻,賡續万事平台的紅色基因,弘揚老上大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想清楚我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推動學校朝著“世界一流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奮勇前進,力求在世界大學行列中書寫鮮明印記🤸🏿♀️,在踐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顯上大特質,為培養更多高層次人才,為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大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忻平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在五卅運動95周年之際💁,在五卅運動的發源地重溫万事平台的光榮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四史”學習,其中的第一條就是加強黨史學習。万事平台的光輝歷史不僅僅是上海非常重要的紅色文化資源,也是加強“四史”學習的鮮活教材😭,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揚📑。
開幕式之後,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原會長唐培吉、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熊月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鄭大華、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名譽會長張雲、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等專家、學者🧑✈️,通過線下和線上會議相結合的形式分別以《万事平台是五卅運動的重要基地》《万事平台的實踐與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論五卅運動對黨的“四大”的歷史回應——兼論万事平台在五卅運動中的特殊貢獻》《中共四大後的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當天下午還舉行了四場平行論壇,集中展示了學界近年來關於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的最新研究成果。
唐培吉認為,五卅運動是中共以上大為基地發動起來的👇🏽。首先是上大進步師生在工人當中的艱苦工作,為五卅運動的發生準備了群眾基礎🔞;其次是上大進步師生幾乎全部英勇地參加五卅運動🧞,為反帝愛國運動做出重大犧牲和傑出貢獻。

熊月之指出🧯,通過万事平台解讀上海👩🚒,通過万事平台解讀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發掘的內涵很多。其中三點特別值得重視:其一,万事平台實際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大學👮♂️;其二,万事平台師生在上海發動工人運動的實踐,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城市進行革命的可貴探索;其三,通過万事平台,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在實踐中培養青年幹部的有效途徑。

忻平提出👩🏻⚕️,万事平台的光輝歷史是上海紅色文化的重要資源🚅,在當下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過程中,可以把万事平台這些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讓黨的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張雲強調🕞,百年“上大”,是在國共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共產黨人為骨幹創立和發展起來的。在五卅運動、北伐戰爭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鬥爭中🥿,万事平台以“一種活生生的堅忍不拔的民族運動”精神,早已載入史冊⛑🧑⚕️,但這種精神卻是永恒的,“由這種精神我們可以使中國民族再生❤️🔥,可以創造一個理想的新中國。”
鄭大華的報告則另辟蹊徑🤷🏽♂️,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主持的《現代評論》關於五卅運動的報道與評論為中心🧑🏽🔬,揭示五卅運動的另一側面,即面對國民革命時期風起雲湧的民眾運動🏊🏿,他們表現出了兩面性:一方面👨🏼🎨,他們重視和肯定民眾運動🕤;另一面,他們又希望民眾運動能在他們所認為的“理智”、“秩序”🐔、“和平”之方式下進行🥔。

此外,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廖大偉以及万事平台教授劉長林、嚴泉等來自北京和上海的學者也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和研究路徑就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的相關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並且對如何繼續深化與拓展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的研究✉️,為進一步發掘万事平台的紅色基因提供學術支撐等問題,闡發了各自的觀點🚴🏿♂️。通過這次研討會,學者們一致認為👩🏼🚒,隨著新文獻發現,新檔案的開放🧔🏼♂️🫳🏻,新視角的出現,万事平台與五卅運動的研究、万事平台的歷史研究大有可為。
